六合盆牛脯的基本介绍六合盆牛脯,南京著名的汉族小吃,距今有百年历史,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镇江举办的全国食品展会上获大奖。营养成分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对成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

六合盆牛脯的基本介绍
六合盆牛脯,南京著名的汉族小吃,距今有百年历史,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镇江举办的全国食品展会上获大奖。
营养成分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等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升机体抗病能力,对成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 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合。寒冬食牛肉,有暖胃用途,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觉得: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商品特征
盆牛脯的特点是酥、香、鲜、透,入口咀嚼即化,鲜味可口,透而不烂,表里成色一致,富于营养,易于消化。
历史民俗
六合盆牛脯是六合回民的传统清真食品。相传始于隋唐,清咸丰年间,六合一位复姓皇甫的师傅善于制作五香牛肉,成为清朝宫廷贡品,后传艺给回民常氏家族三人手里。常氏后人在皇甫的技艺基础上,师承祖法,挂起三家招牌。其中“常镜记”的传人常玉兰在1992年下岗之后,便做起了祖传的盆牛肉。
六合盆牛脯在近代出名是在1915年,当年首获巴拿马食品国际金奖,1931年在镇江举办全国食品展会上第三斩获大奖。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六合已进步了多家生产六合牛脯的厂商,让美味“飞入一般百姓家”。说起盆牛脯名字来历,常玉兰说,以前店家一般会在店门前放上一张方桌,方桌之上是一只木盆,盆里放着一层层垒起的牛脯,牛脯四周还有厚厚的一层肉冻似的牛脯卤汁,牛脯堆在卤汁之中。销售时,老板按客户购买数目,从牛脯堆上切下一块,在砧板上切成薄片整齐地码在碗里,再舀一瓢肉冻卤汁浇在上面,将来大家就将它称为盆牛脯。
六合盆牛脯的做法
盆牛脯使用10龄左右的黄牛,取其两肋、座臀、腰膀、腿肉,以黄豆酱油、大块冰糖、姜、葱等为佐料,经泡卤、切块、腌制、涂抹、叠翻、起缸、调料、入锅、火攻、出锅、修角、上盆等严格的工序制成,大伏天可保鲜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