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霉鱼的基本介绍乐安霉鱼又称“状元鱼”,相传是南宋高宗赐名,属乐安当地的汉族风味名吃。用碗装霉鱼块,加上葱或蒜花和味精,并可加入少许香油,蒸熟即可食用。营养成分鱼肉营养成分极高,经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食用鱼类,其成长发育比较快,智商的进步也...

乐安霉鱼的基本介绍
乐安霉鱼又称“状元鱼”,相传是南宋高宗赐名,属乐安当地的汉族风味名吃。用碗装霉鱼块,加上葱或蒜花和味精,并可加入少许香油,蒸熟即可食用。
营养成分
鱼肉营养成分极高,经研究发现,儿童常常食用鱼类,其成长发育比较快,智商的进步也最好,而且常常食用鱼类,人的身体比较健壮,寿命也比较长。
商品特征
外表色泽红艳、味道辛辣,属乐安当地风味食品。
历史民俗
相传,南宋时期,一户贫没钱人家的长子袁相章从小就勤奋好学,即便学习环境再简陋,他依旧能静心念书,其爸爸妈妈也不辞劳苦,日夜辛勤耕田供儿子念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袁相章踏上了赴京赶考的道路。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袁相章的爸爸妈妈特意抓了几条鱼回来,用特殊的腌制方法将鱼块放进罐子里,并让儿子携带在路上作为干粮。袁相章深知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带上这罐充满家人期望的腌鱼,暗自下决心必须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果然,他在科举考试中以优秀的成绩一举夺得了状元郎。
头戴官帽、身披状元袍的袁相章回到家乡谢恩,乡里乡亲听闻后纷纷围观庆贺。袁相章谦虚地表示,自己能考取状元都是爸爸妈妈的功劳,特别是那罐腌鱼,让他一路上信心倍增,才最后功成名就。从此,这种腌制的鱼便在当地流传开来,久而久之,让人们称为“状元鱼”。
而后,当地不少学子在参加科举考试临行前,都会吃上一顿‘状元鱼’,借以祈福能考取功名。虽然当年的袁相章并不是只不过因一罐腌鱼而功成名就的,但这种腌鱼却寄托着当地人对家里学子的一种期望。
乐安霉鱼的做法
其制作多在冬天进行,有冷藏设施可长年制作。多用草鱼,也有用大头鱼、鲤鱼等。其制作的办法如下:将鱼剖除腹腔内脏物(有些还将鱼头切去)倒挂晾干后,切成块,加盐拌匀,待两三天后再拌辣椒粉,并逐块放人干洁的瓶中,加入少许烧熟的菜油,加盖封存(可经冬历春保存)。一般在15至20天后,即可按需量取出煎或蒸制,供食用。
品尝食用方法
烧制:用植物油煎熟霉鱼块,加少许水、葱或蒜、酒娘、味精混匀,至沸,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