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斗笠的基本介绍三穗斗笠产于三穗县瓦寨镇,是传统名牌商品。三穗瓦寨斗笠以细篾、棕丝、光油为材料,编成网格,圆形、斜檐、尖顶,美观耐用、轻巧便捷,能遮雨避日。其品种分大、中、小三个号别,大中号斗笠主要用于群众生产生活。小号斗笠用于工艺装饰、...

三穗斗笠的基本介绍
三穗斗笠产于三穗县瓦寨镇,是传统名牌商品。三穗瓦寨斗笠以细篾、棕丝、光油为材料,编成网格,圆形、斜檐、尖顶,美观耐用、轻巧便捷,能遮雨避日。其品种分大、中、小三个号别,大中号斗笠主要用于群众生产生活。小号斗笠用于工艺装饰、舞美道具及工艺美术展览。
三穗县坐落于贵州东部,黔东南东北部,地处东经108°32′~109°04′北纬26°47′~27°04′之间,东北与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毗邻,东南、西南与天柱、剑河两县接壤,北与镇远县相连。为贵州东出口之一,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之称。三穗瓦寨斗笠晴能遮阳,雨能避雨,加上其材质和编造工艺,使其轻巧、美观大方而且实用,带在头上没闷热之感。是居家生产劳动,民间工艺珍藏的珍品。
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苗族区域的一种民俗礼仪符号,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凯里市湾水镇。当地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家家嫁女孩,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归。”斗笠在苗族婚嫁中是尤为重要的礼仪性物品。这一风俗依旧在湾水区域流传,成为礼仪风俗的要紧符号。
刚开始用斗笠的大多是辛勤耕作的农夫。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天色刚亮,便抓起斗笠匆匆步入田野之中。斗笠保护他们的面部和颈部不受太阳的暴晒和风雨的侵入,便捷耕作。后来,卖菜的妇女、模仿大人打扮的孩子,与追求流行的越南少女都相继开始遭到斗笠文化的影响。而伴随越南旅游业的成熟进步,斗笠更是流传于观光客之间,成为一道富有地域特点的风景线。除此之外,斗笠还可以作为钓鱼玩家的个性遮阳帽,舞台道具及家庭、餐馆的挂件装饰品。
获奖荣誉
1984年,瓦寨斗笠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美国总统里根。
瓦寨镇也因此被誉为“斗笠之乡”。
2009年成为贵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