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华特产网

中华特产网
汇集全国生活信息,旅游景点大全,生活百科知识

北京一得阁墨汁

介绍:一得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商品有墨迹光亮、浓淡五色、书写流利、浓度适中、香味浓厚、写后易干、适合揭裱、耐水性强、永不退色、沉淀性小、不激纸、四季适用、有古墨之特征等。1一得阁介绍北京一得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

  介绍:

  一得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商品有墨迹光亮、浓淡五色、书写流利、浓度适中、香味浓厚、写后易干、适合揭裱、耐水性强、永不退色、沉淀性小、不激纸、四季适用、有古墨之特征等。

1一得阁介绍

  北京一得阁以生产墨汁而闻名与耳,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清朝同治年间,湖南一个姓谢名松岱的文人进京赶考,名落孙山,深感研墨太浪费时间间,耽误答题。他当时想,假如能制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省时又省力,不就能一艺足供天下用吗?于是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使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同墨块成效相同墨汁。一经上市,便遭到文人墨客的欢迎。同治四年,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门店,门店名字叫一得阁,并亲手书写牌匾,悬挂于门前。这便是一得阁墨汁的来历。

2材料

  一得阁声誉日臻,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在天津、上海、西安、郑州等大城市先后开设分号,交易愈加兴旺。一得阁墨汁是使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胶、冰片、麝香、苯酚为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四川高色素炭黑色深光亮;骨胶具备托浮力,使墨着纸而不湮;冰片、麝香 均为香料,清香四溢;苯酚是防腐剂,使墨汁长期贮存不腐不臭,一年四季都可用。

3沿革

  北京一得阁始建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以墨汁名扬于天下,商品遍布神州大地及国外。一得阁坐落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宣武区南新华街25号。开创者谢松岱自己家里乡湖南湘乡到北京就读国子监,典簿敕授七品文林郎。因深感研墨不便,经屡试屡误、屡误屡悟终于研制出可以与墨锭媲美的墨汁,门店经营销售获得用户的好评,并亲自手书一得阁牌匾,店名是以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冠首取之。解放前在天津、郑州开设分店,并在上海和西安开办了专营代销店。

  一得阁成立于1865年,现已有148年历史,2004年企业改制为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被商务部授与中华老字号企业;一得阁牌商标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北京著名商标;一得阁公司2002至2004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轻工业水平效益型先进企业,获得全国轻工业水平效益特别奖;2005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全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一得阁墨汁店被评为北京出色特点店。  2006年获得宣武区文明单位。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被评为北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并列为专家推荐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墨块、八宝印泥被普查登记为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得阁牌墨汁、中华牌墨汁、特制八宝印泥被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确定、核准为国家秘密技术项目。

  2005年是拍摄了《百年老店一得阁》并在北京电视台播放。

  2004年企业通过改制,成立了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老企业焕发了新春,打造完善了营运管理系统,科研、检验机构,新品研发部门;在北京郊区打造了生产基地;同时在全国组建了强大的销售互联网,商品遍布全国各地;还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区域。高端字画墨汁品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76%。2003年通过挖掘企业的历史资料研制出了云头艳牌精品墨汁,黑度浓重、内含紫玉之光,实为字画用品之珍宝。恰值一得阁140周年盛典之时,隆重推出中国字画液俗称白墨汁填补了中国画颜料的空白,为广大字画家提供国画留白和书写白字拓品的佳品。公司借助名牌效应综合经营开办了一得阁墨汁店和艺苑楼文房四宝商店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墨汁、印泥、印台、墨锭等商品,并经营中国字画、古玩、文房四宝、工艺品及字画装裱等。

4商品特征#p#分页标题#e#

  墨迹光亮,耐水性强,书写流利,写后易干,不湮纸永不退色,适合拓裱,浓度适中,香味浓厚,四季适用。墨汁分为五色,即为:浓、淡、干、湿、黑。或指:焦、浓、重、淡、清。墨汁从首创到今天,一直维持它的独特优点,声誉愈加高。在目前的改革和市场的变化中,企业不但经营本厂商品,文房四宝,工艺品等,还创办了艺苑楼门市部,在东琉璃厂原创史地,恢复了[一得阁墨汁店]的老字号.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国内的市场为主体,正向国际市场大步迈进。

5一得阁渊源

  一得阁开山鼻祖谢崧岱,讳征炽,正名(学名)崧岱,字祏(shi)生,湖南湘乡人。谢崧岱祖父谢兴宗,是清朝道光壬午科进士,先后做过浙江萧山、绍云、义乌、金华等县知县。谢崧岱爸爸谢宝鏐,是清咸丰庚申科进士,曾作户部主事,后转员外郎。谢户部生有四个儿子,谢崧岱为长子。据谢氏家谱《谢氏大宗族谱》记载,谢松岱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0月初五生。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12岁的谢崧岱从湖南前往北京,后选送太学,即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他曾官授国子监典簿、正七品文林郎,等于目前的高校办公室文案工作。自幼聪明好学、潜心学问的谢崧岱和表兄及四川好友刘博万(字炳灵)、饶仪庭(字登逵)、彭葆初(字廷弼)等四人认真研究制墨的办法。将数年所历试者详其原委的制墨过程总结成取烟第一,研烟第二,和胶第三,去渣第四,收瓶第五,入盒第六,入麝第七,成条第八的制墨八法。光绪十年(1884年)谢崧岱写成《南学制墨札记》,谢崧岱的兄弟谢崧梁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写成《今文房四谱》。制墨第一要从取烟开始,经研烟、和胶、去渣、收瓶、入盒、入麝,最后成条。多道的工艺,繁琐的过程,谢崧岱看在眼里,想在心头。他坚定的觉得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古今递变亦其势。按目前的话说,就是从墨块演变到墨汁,这一定是进步变化的必然走向。从宋、元、明的《墨经》、《墨谱》、《墨史》、《墨法集要》到晚清谢松岱的《南学制墨札记》、《今文房四谱》,都是大家的先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谢崧岱在国子监饱读圣人之书,身受研墨之苦,与同学好友认真钻研制墨之理,探索变革的道路。经过屡试屡误,屡误屡悟,渐知收瓶入盒之法遂无忽浅忽深之弊,终于研制出了墨汁,成为墨汁制作、生产的第一人。

  作为官宦书香之后,谢崧岱承继父业顺理成章,但他另辟蹊径,由殷殷学子潜心研究墨汁的初衷兴趣喜好,终于变成了弃学经商的理性选择。由墨锭、墨汁的商品革新到专业生产的铺设,由实体门店的确定到市场商品的推广,他已在研学、著书、经商之间游刃有余、逍遥自得。墨汁试制成功后,谢崧岱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开办了墨汁店。墨汁店堂前书写了一副藏头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表露了店主人独创墨汁的自豪情怀与不忘前辈的自谦心理。墨汁店坐落在东琉璃厂中部北侧,二层小楼,前有游廊,东靠东北园胡同,西依双鱼胡同,与其他商店互不衔接,两个胡同像个轿杠挑着墨汁店,非常有阁载文苑的意思,颇具文墨通商风水布局。谢崧岱取楹联头字,称谓此店为一得阁,以表心迹。坐落北京琉璃厂的一得阁,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无不关顾,名人显赫、宿儒贤达流连忘返,一时成为琉璃厂必去的一景。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谢崧岱亲自题写匾牌一得阁高悬店堂。太学儒生出身的谢崧岱,在这匾额上显示出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其字凝重而不刻意、至美而不失古朴,尤其是阁的写法独具匠心。一个阁字容纳了行、草、楷三种类体之书法,门字删繁就简毫无矫揉造作,各字行草结合更是立意标新。黑底金字的一得阁匾牌既彰显了坊主的儒雅风采,也暗喻了谢崧岱墨里淘金的良苦用心。

  一得阁一不拜佛,二不拜财神,每逢年、节或收徒拜师之时,上香敬贡,先拜墨圣,再拜掌柜。一得阁的三个墨圣第一位是北宋文学家、字画家苏东坡。据宋朝赵彦卫撰《云麓漫钞》中引苏东坡诗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金。说的就是扫灯烟制墨。谢崧岱说是从他那里得到取烟的办法。另一位是宋代的制墨名家、《墨经》的作者晁季一,谢崧岱说是从他那里得到和胶的启发。第三位是明代的沈继孙,他编著的《墨法集要》是历史上第一部制墨的工艺书。这部书保存了古法制墨的21幅插图,谢崧岱称这部书集墨家大成,为造墨家空前绝后之书。而谢崧岱的功绩是使文化汇集的琉璃厂文化街出现了前店后厂的首创墨汁第一家#p#分页标题#e#

  谢崧岱门下弟子徐洁滨,是河北深县人氏,此人头脑灵活经营有方,为扩大生产开设了墨汁制造厂(现厂址:北京宣武区南街新华街25号)他沿用了人工古法制作墨汁,先后在文人云翠的地方天津和郑州开设了分店,在上海和西安联合办专营代销店。生产的墨汁有两大类[油烟]类的品种有:云头艳墨汁、兰烟墨汁、亮光墨汁、桐烟墨汁、大单童和双童墨汁、油烟墨汁等。[松烟]类的品种有:阿胶松烟、五老松烟、小松烟等。油烟墨汁是字画家们用的佳品,[松烟]是书写小楷字和工笔绘画的佳品。它的配方比率根据季节气候进行调整,以合适四季的气候变换。

  字画是不能离开印泥的,一得阁生产的八宝印泥是历史传统的商品。不但有稀少珍贵的物质,还需要百年的蓖麻油进行调制,经过阳光晒和冬季的自然冷冻,使之一年四季适用,其特征:颜色纯正、印鉴明确、不怕日晒、不怕火烤、不怕水浸、久存不干、气味清香,无论那个国家有中国的字画,就有一得阁的八宝印泥和一得阁的墨汁,所以此商品是驰名中外。

6主要商品

(品牌墨汁)

云头艳墨汁(浓墨带紫光) 规格有100g,250,500g

一得阁墨汁(高浓) 规格有100g,250,500g

中华墨汁(浓) 规格有100g,250

北京墨汁(次浓,普通习作) 规格有100g,250,500g,1000g

  一得阁墨汁是从1865年开始营业以来历史传统商品,是国内荒漠之第一家土特商品。材料和配方现用优质高色素炭黑、动物胶和高等香料等组成。使用传统工艺精工制造。特征:墨迹光亮、浓淡五色、书写流利、浓度适中、香味浓厚、写后易干、适合揭裱、耐水性强、永不退色、沉淀性小、不激纸、四季适用、有古墨之特征等。老画家李苦禅先生试墨赞誉:一得阁墨汁浓度合适,墨度以足,不滞不漆,用于字画咸宜,可比美昔年之松烟也。中华牌墨汁 中华牌墨汁是从1865年以来的首创第一家的独特历史传统名牌商品。材料和配方现用优质高色素炭黑、动物胶和高等香料等组成。使用传统工艺精工制造。它的特征:书写流利、墨迹光亮、写后易干、适合揭裱、耐水性强、永不退色、沉淀性小、不激纸、香味浓厚、四季适用。是字画家和书法家必须具备之品。老书法家魏长青先生试墨赞誉:中华墨汁制作精良,任意挥毫,落纸如云烟。云头雁牌墨汁顶层之烟(即炭黑),最轻最细,含紫玉之光,乌黑而有神韵,由如彩云般之艳逸,云头艳由此而得名。谓之:名曰云头艳谓艳而又艳也。《云头艳墨汁》创于1865年,是墨汁鼻祖一得阁开创者谢崧岱先生所研制,在当时深受文人墨客所喜欢,光绪年间鲍叔蔚先生所著《云头艳记》中称该墨汁有三绝、四宜。后因天灾和人祸该商品渐渐消失。近几年本公司在搜集整理一得阁史料时,喜获云头艳墨汁资料。经过反复研制借助高级色素炭黑等精制材料,与独特的传统工艺使墨中之宝《云头艳墨汁》再现神采。该商品特征:墨色浓重、含紫玉之光。该墨汁是一得阁奉献给字画界的精制奇葩,是字画家创作艺术品的最佳选择之品。

7评价

  一得阁从清朝时期就把商品水平放在第一位。第一代传人徐洁滨已谢世了。第二代传人老厂长张英勤也已光荣退休。现任厂级领导是第三代传人。第三代传人改造了古老的机器设施,使用科学的生产工艺及现代的测试仪器,在商品水平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提升,以精益求精去需要全厂职工努力革新。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词:

砚池旋转万千磨,终朝碗里费几多。

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哪个不颂先河。

  著名书法家陈叔亮老先生试墨时赞为:一得阁墨汁色泽纯美、胶度适中、挥洒流畅,墨中之宝也。

8所获荣誉

  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展会 金奖

  北京第二届北京国际展会 银奖

  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中华老字号认证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华特产网 » 北京一得阁墨汁: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3/22/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