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烤画的基本介绍龙口烤画,是一种时尚于山东烟台龙口县的手工艺品。龙口烤画(也叫烫画、烙画、火笔画等),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热烙具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烤画不只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

龙口烤画的基本介绍
龙口烤画,是一种时尚于山东烟台龙口县的手工艺品。龙口烤画(也叫烫画、烙画、火笔画等),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热烙具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烤画不只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备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烤画既能维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成效,古朴优雅,具备独特的艺术魔力,给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历史民俗
龙口烤画的制作工艺相传起来自于秦朝,有确切民间传闻记载的,是在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当时,可在尺子、筷子、手杖、扇坠等物件上烤上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走兽、山水等图案,进行简单装饰。
明朝时期,烤画制品作为馈赠佳品,在达官贵人间手中流转,甚至作为贡品进入宫廷,颇受皇亲国戚的喜爱。明朝中期,小商贩身上揣着的“豆腐牌子”,上面烤制着松、梅、兰、菊、竹图样及王记、张记、刘记等字样,用以代替钱币用。
清朝时期,烤画艺人在竹笔筒、木梳、蟋蟀盒子、筷子笼、葫芦等小器物上烤制小图案,深受大家喜欢,烤画工艺在民间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民国时期,烤画工艺已经成为一种谋生方法,艺大家主要在葫芦、烟嘴、扇坠上烤制图案,并进行销售,用以养家糊口。后来,时局不稳,这门工艺几近凋零,从业者大多改行。
解放后,在党的文静方针引导下,龙口烤画制作工艺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感受了党的阳光雨露,获得了新生命。上世纪70-80年代,龙口烤画制作工艺盛行一时,大家用烤画制作工艺在木器家具上烤制漂亮图案,装饰家居,看上去格外美观大方,将精细的巨幅烤画制品制成壁画,点缀客厅、会议室,看上去很雅素端庄。这段时间,不少作品被朝鲜、日本、美国等国家珍藏。
获奖荣誉
2006年,龙口烤画被评为第四批烟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