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华特产网

中华特产网
汇集全国生活信息,旅游景点大全,生活百科知识

鞍子酥食

鞍子酥食的基本介绍说起彭水鞍子酥食,那可是久负盛名。节日,大家都会制作酥食,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或作为客人的送礼物。凡逢婚庆,一定制作酥食,作为摆席的佳肴,并作为女方出嫁的陪礼,一同带到男方。2019年6月,“鞍子酥食制作技艺”名列重庆第六...

鞍子酥食的基本介绍

说起彭水鞍子酥食,那可是久负盛名。节日,大家都会制作酥食,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或作为客人的送礼物。凡逢婚庆,一定制作酥食,作为摆席的佳肴,并作为女方出嫁的陪礼,一同带到男方。2019年6月,“鞍子酥食制作技艺”名列重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这也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一个非遗保护项目。

鞍子酥食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作酥食还需要用到特制的酥食印图,造型一般有蝴蝶、鸟、鱼等图案。

选料:使用上等糯米,按肯定比率加入食盐,磨成粉面。将磨好的米浆加适当清水和匀,待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后,将它装入瓷盆里,用木棒轻轻捣实,然后用纱布盖好。

炸制:待米浆凝结后,将它从纱布中取出,再撒上一些炒熟的芝麻和白糖等配料,然后再用手轻轻一搓,使其成为一块块大小均匀的圆饼。

营养成分

鞍子酥食的营养成分非常高,这也是为何不少人喜欢吃它是什么原因。据《重庆食品志》记载:“鞍子酥食”具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特征,可用于佐餐、佐酒、佐茶,深受食客喜欢。而且,鞍子酥食还具备开胃健脾的效果,常常食用能够帮助增强食欲。

商品特征

彭水鞍子酥食,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咸甜可口、风味独特。吃后让人回味无穷。

历史民俗

彭水鞍子酥食的由来虽无详细记载,但一直随着着苗族人民的生活。彭水境内曾居息着中华人文初祖蚩尤为首的九黎族群和巴人族群的先民,并分衍出苗蛮、廪君蛮、板楯蛮等很多族系。东周秦汉以降,当地土著概称南夷或南蛮,包含武陵蛮,五溪蛮等,与陆续进入的华夏——汉族、僚族先民一同开发这片资源丰富的大地。唐宋将来,土著渐渐分衍形成苗族、土家族,加上前后陆续迁入的仡佬族、侗族、蒙古族等,形成汉族与苗族等海量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族群地理格局,进而形成民族文化风俗百花争艳的整体文化面貌。

鞍子酥食的获奖荣誉

2019年6月18日,鞍子酥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华特产网 » 鞍子酥食: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1/2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