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月饼的基本介绍苏式月饼是中国汉族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为苏式糕点.遭到江北部分区域和江南区域汉族人民的喜欢,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味松酥。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苏式月饼的基本介绍
苏式月饼是中国汉族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为苏式糕点.遭到江北部分区域和江南区域汉族人民的喜欢,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味松酥。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诗人苏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说的就是苏式月饼。
商品特征
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味松酥,是苏式月饼的精华。
历史民俗
苏式月饼制作技艺事实上是古时候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来自于唐朝,盛于宋朝。直至清乾隆三十八年稻香村的出现,这项技艺才开始真正被采集、整理、改良、革新、传播。
历经两个多世纪,在稻香村和其它老字号的一同努力下,得到了全方位进步。 到今天可以有文字记载的,确切的传承艺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吴金堂一代,在此之前的艺人确切史料已经丢失,到今天有五代传承。
苏式月饼制作地区为江浙沪三地,传统的正宗技艺保留在苏州稻香村。此项技艺基本内容包含:选料、初加工、擦馅、制皮、制酥、包酥、包馅、成型、盖章、烘烤、包装等等过程。制作过程中没任何模具,用器具也比较简单,有刮刀、油光纸、烤盘、木炭基杉木盒等。
做法
苏式月饼使用原辅材料讲究,富有地方特点。甜月饼馅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饼馅料主要以火腿、猪腿肉、虾仁、猪油、青葱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油脂调制而成。
苏式月饼的辨别真伪
外观辨别
色泽:表面金黄油润,圆边浅黄,底部没焦斑。
形状:平整饱满,呈扁鼓形,没裂口和漏底现象。
酥皮:外表完整,酥皮明确不乱,没僵皮和硬皮。
内质:皮馅厚薄均匀,无脱壳和空心现象,果料切块粗细适合。
滋味:饼皮松酥,有各种馅料的特有风味和正常的香味,无哈喇味和果皮的苦味或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