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中期,广西首府南宁召开了一个有中央首长参加的盛会。与会职员听说陆川有土特产乌石酱油,便派一辆专车前来乌石采购,运了满满一车回去。此后,乌石酱油名声大震,每年前来要货、订货人络绎不绝。乌石酱油虽然年年增加产量,但仍供不应求,满足不了广...

五十年代中期,广西首府南宁召开了一个有中央首长参加的盛会。与会职员听说陆川有土特产乌石酱油,便派一辆专车前来乌石采购,运了满满一车回去。此后,乌石酱油名声大震,每年前来要货、订货人络绎不绝。乌石酱油虽然年年增加产量,但仍供不应求,满足不了广大用户的需要。 乌石酱油并不是徒有其名,它实实在在是上等配料。真的的乌石酱油,呈黑黄色;有粘性,是浓缩的液体混和物。味道香甜且芬芳。拿一块白切鸡肉去粘点,可以将酱油全部粘光不余。青绿脆口的博白蕹菜,如能拌上乌石酱油,那就好似锦上添花,美不可言了。幼嫩的陆川猪肉,拌上乌石酱油,慢炆、紧炒、生燉、炸扣肉,则是桂东南特有些风味了。 顾名思义,乌石酱油的产地就在乌石。据了解长300年前,从福建方向来了个聪明、好看的农家妹,因孤身只影,投宿在现在的乌石街边。这个农家妹姓夏,任何事都动脑筋想问题。有次她发现黄豆拌上糖水煮熟后留存一段时间,有一股香味飘溢出来,便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在乌石安居乐业,借助大半生的精力,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配制出一种味道甜香的液体。这种液体便是乌石酱油的前身。夏氏女孩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妪后,才将我们的技术传授给我们的得意门徒。为此,世世代代的酱料师傅都不忘记夏氏夫人的功德,一直将她的偶像作为神灵来供拜。 字串5 老一辈人说,乌石酱油之所以色鲜味美,与木笼井有关。木笼井在乌石街边,是一口古井,井宽0.67米,水深1.33米,井水呈温性。不管下多大的雨,井水仍清澈见底,不涨不浊;一年四季,水位固定,一尘不染。据了解是国师许了愿,让这口井供乌石出酱油用。因此,长期以来,木笼井一直成为乌石酱油的专用井。 其实用水并非决定原因。决定乌石酱油水平优劣的重要原因是科学的生产技术。从古到今天,制作乌石酱油的师傅们,对技术精益求精,在科学面前一丝不苟。从蒸化到发酵,储在缸里,搁置在炎炎烈日底下,每天曝晒。短期的二三个月,长期的半年、一年,曝晒越久越是上乘之品。乌石酱油以久晒而取胜,因此,乌石酱油了叫乌石晒油。一个平凡的晒字并不引人注目,可它正是晒出了特点,才使乌石酱油得以名扬八方。 字串6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华特产网 »
乌石酱油: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6/10/3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