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大闸蟹的基本介绍黄浦江大闸蟹原产于松江黄浦江上游区域,因其“青背、白脐、金爪、黄毛”的外表特点和肉质鲜香甜美的口味,一直是松江名产。在松江,黄浦江源头的泖水养育泖蟹,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江南水乡原生态河道肌理环境...

黄浦江大闸蟹的基本介绍
黄浦江大闸蟹原产于松江黄浦江上游区域,因其“青背、白脐、金爪、黄毛”的外表特点和肉质鲜香甜美的口味,一直是松江名产。
在松江,黄浦江源头的泖水养育泖蟹,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江南水乡原生态河道肌理环境里成长的黄浦江大闸蟹就是沪郊名产,也是当地老辈人味美记忆。但20世纪80年代,因河道修闸改道之类缘由,水环境遭到影响,大闸蟹养殖萎缩停滞。2007年开始,在松江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支持下,松江的水产专业合作社率先探索,凭着独到的养殖技术,开启了松江黄浦江大闸蟹“复原”的道路。
2013年,改行转型学养蟹的昆秀水产合作社另一位负责人潘雷明最早一边小范围尝试养蟹,一边操持老本行养鱼。
数年来,潘雷明愈加感觉到养蟹的甜头,技术稳定,品质高,市场口碑也愈加好,一传十,十传百,每年,所有些蟹不出塘口就能卖掉。“在松江养蟹,有稳定的养殖环境和成熟的市场平台,无需操心技术,只须跟着‘大部队’走,就有一条光明大道。”
现在,黄浦江大闸蟹已经拥有一条从供种、育苗、养殖到经营可追溯的闭环产业链。松江区农委有关负责人说,通过科技职员“一对一”定点对有关水产专业合作社拓展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各养殖合作社克服了台风暴雨、初秋气温偏高等不利原因,强化生产管理,自开捕以来,黄浦江大闸蟹“4公3母”的大规格河蟹比率高达80%左右,“5公4母”比率也达到40%。
在黄浦江大闸蟹好的产业基础上,2019年,松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又开发了黄浦江大闸蟹“6月黄”的养殖技术,使合作社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获奖荣誉
第四届“丰收杯”全国河蟹大赛上,黄浦江大闸蟹一举获得“最好口味奖”和“金蟹奖”两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