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华特产网

中华特产网
汇集全国生活信息,旅游景点大全,生活百科知识

南漳山茱萸

南漳山茱萸的基本介绍山茱萸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叶对生,纸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叶柄细圆柱形,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总苞片卵形,带紫色;总花梗粗壮,微被灰色短柔毛;花小,两性,先叶开放;...

南漳山茱萸的基本介绍

山茱萸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叶对生,纸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叶柄细圆柱形,上面有浅沟,下面圆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总苞片卵形,带紫色;总花梗粗壮,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两性,先叶开放;花萼阔三角形,无毛;花瓣舌状披针形,黄色,向外反卷;雄蕊与花瓣互生,花丝钻形,花药椭圆形;花盘无毛;花梗纤细。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椭圆形,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十月。

山茱萸成熟后的干燥果实,去核后成为名贵中药材山萸肉,山茱萸可健胃、补肝肾,治疗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病症,药食两用。近年来,南漳县十分重视中药材特点作物的进步。

南漳盛产的野生山茱萸,是常用名贵中药(干燥果肉),在八十年代湖北药材公司将南漳列入省基地之一,每年扶持拨款5000元左右,连续10年共拨款10万元,化肥100吨。得益于扶持政策,南漳山茱萸进步到50万株,每年为国家提供枣皮2吨,每公斤40元,产值8万元。到1990年已经进步到板桥、李庙、闫坪、长坪等地,面积达7000亩70万株。截至现在我县山茱萸总面积达到3万亩150多万株,年产量约200吨,价值1000万元,种植规模、年产量在全省位列第一。

山茱萸具备抗癌、抗艾滋病毒等新功能。山萸肉含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主含山茱萸甙、鞣质、熊果酸、没食子酸、酒石酸及VA 等。有利尿、降压用途;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堇毛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用途;体外试验能抑制腹水癌细胞,对于因放化疗致使的白血球降低,有使其升高有哪些用途;鞣质有收敛用途。通过对山茱萸商品水平测试,完全达到道地药材的水平标准,现在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

营养成分

山茱萸可健胃、补肝肾,治疗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病症,药食两用。

商品特征

药食两用,其味酸涩,性微温,功能温补肝肾,固涩精气,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止汗等效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是纯净的天然绿色食疗保健品。

历史民俗

“山茱萸”俗称“枣皮”,在南漳县志同治四年版(1865年)和南漳县志民国十一年版(1922年)均有记载。

南漳山茱萸的获奖荣誉

1975年南漳县开始种植,在1986年,就专题选入了湖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编的《湖北土特产》一书,2019年获得湖北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华特产网 » 南漳山茱萸: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1/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