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华特产网

中华特产网
汇集全国生活信息,旅游景点大全,生活百科知识

乡宁白面油糕

乡宁白面油糕的基本介绍乡宁油糕以“皮脆肉软,味道甜美”而享有盛名。在古时候,油糕就被当地人当作美味佳肴,也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上等饭食。当地人取“糕”为“高”的谐音,把吃油糕当作一种吉利象征流传下来。节日食之,款待亲朋食之,欢庆喜事食之。营养...

乡宁白面油糕的基本介绍

乡宁油糕以“皮脆肉软,味道甜美”而享有盛名。在古时候,油糕就被当地人当作美味佳肴,也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上等饭食。当地人取“糕”为“高”的谐音,把吃油糕当作一种吉利象征流传下来。节日食之,款待亲朋食之,欢庆喜事食之。

营养成分

1.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能提供极高的热量,并且含有些维生素A、维生素E也非常丰富。

2.面粉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的效果。

商品特征

乡宁白面油糕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

炸好的油糕,放在篮子或盘子里,不遮盖,在透风状况下,七八个小时内,仍然维持皮脆的特征。

历史民俗

乡宁“4月八”“油糕会”,开始于北宋建隆三年(公元 96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油糕会”期间,乡宁县山城便成了一个油糕世界。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盘,油糕摊点多达3、五十家。每一个油糕摊前,让人围得水泄不通。油糕锅里捞出的油糕,常常难以满足客户、与会群众的需要。到这里赶“油糕会”的老百姓,以吃饱吃足油糕为美。乡间一些年龄大或患病不可以外出进县城的老人、年长者、患者,也要叫人捎买几包油糕,在家里饱餐一顿油糕,推荐其乐。因而,乡宁县境内有“宁穷一年,不穷一天”,“有钱无钱,吃糕过会”的民间谚语。

乡宁县“4月八”油糕会,名闻晋南各县和晋东南区域,与会客商涉及陕、晋、豫三省边界,人多物广,“油糕会”盛况居邻县集会之冠。会期一般以每年旧历4月6日开始,4月16日结束,“油糕会”期内,商业、贸易、物资交流也同时进行,这一古会,已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要紧节日。

乡宁白面油糕的做法

乡宁白面油糕

材料配方:白面1千克,水1.2千克,糖300克,油300克

1.先将糖按1千克加入300克面粉的比率拌匀(预防糖馅流淌)。

2.当锅里水煮开后,把白面倒入锅内,用擀面杖用力搅拌,搅至水与白面和匀为止。烫面硬了可以加水,但软了不可以加面。待烫面用手摸不粘时,翻倒在面案上,拿一块干净湿布把烫面摊开,再用筷子划成小块,叫做放气。

3.烫面凉了将来,1千克烫面兑干面300克,揉匀后堆放起来。天热时放一二个小时,天凉时要放七八个小时,炸出的油糕才能膨起。

4.掺兑干面后需要揉过两次以上,不然容易变成“死面油糕”。在正式包糕以前,每千克烫面还要掺入干面300克,揉匀,揉透,如此可使油糕外皮松脆。
1千克烫面包60个糕。

5.包糕时,手掌要抹上油,面就不粘手了。包糖将来,将糕压扁即可入锅炸制了。

6.炸制要学会好火候。锅里油花四溅,是火太大了,锅里油平平不动,只冒花眼是火太小了。若看到锅里的油水开。平平地翻滚,即可将油糕下锅,会立即就漂起来,此时火候比较合适。另外,炸制时一次不适合下糕坯过多,同时要反复翻动,如此能达到糖化、皮脆、色好、味香等成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华特产网 » 乡宁白面油糕: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7/30/4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