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大米,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并被列为出口商品。早在明清年代,桐城范家岗,花园畈、撩风岗一带所产的大米,就远销京师,备受称誉。历史上种植三粒寸、杨柳籼等水稻名特品种,从种植技术到加工工艺都十分考究,力求维持传统特点。加工的大米质优、色白,晶莹...

桐城大米,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并被列为出口商品。 早在明清年代,桐城范家岗,花园畈、撩风岗一带所产的大米,就远销京师,备受称誉。历史上种植三粒寸、杨柳籼等水稻名特品种,从种植技术到加工工艺都十分考究,力求维持传统特点。加工的大米质优、色白,晶莹剔透,光滑油润,干稀咸宜,醇香可口。当地民谚:三粒寸,麻壳籼,一人吃饭两人添。桐城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商业在各业中占绝对优势。当时芜湖通和粮行、南京协和粮行、上海通达粮行,都以经销桐城大米为主业。 建国后,国家在范岗、城关打造了两座工艺先进、设施精良的现代化米厂。所产特二粳米,高度看重水平标准,严格实行检化验规范。进厂原粮,出厂大米,其综合水平指标均达到或超越国家规定的规范,在省内外取得了更高的声誉,曾荣获省经委授与优质大米称号,并被列入《中国名优商品大全》。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销往山西、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北、天津、四川、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进入八十年代将来,特二粳米又被国家外贸部列为出品商品,成为东南来各国的热路货,年均出口3000吨左右。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华特产网 »
桐城大米: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4/25/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