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中华特产网

中华特产网
汇集全国生活信息,旅游景点大全,生活百科知识

东莞腊肠

东莞腊肠的基本介绍东莞腊肠是广东东莞的一种著名特产,在民间,素有“东莞腊肠,又粗又短”、“广东腊肠数东莞,东莞腊肠数厚街腊肠”之说。东莞腊肠身长不到2~3厘米,仿佛一个椭圆形的小肉球。在制作上与普通腊肠有所不同,它是用当天加工出来的新鲜猪肠...

东莞腊肠的基本介绍

东莞腊肠是广东东莞的一种著名特产,在民间,素有“东莞腊肠,又粗又短”、“广东腊肠数东莞,东莞腊肠数厚街腊肠”之说。

东莞腊肠身长不到2~3厘米,仿佛一个椭圆形的小肉球。在制作上与普通腊肠有所不同,它是用当天加工出来的新鲜猪肠衣来制作腊肠衣,用8:2的瘦、肥肉切粒剁烂和匀,拌以白糖、食盐、特级生抽酱油和味精,入肠前还洒上正牌的山西汾酒,捆扎后,自然风干至适度,即放入火柜以文火烘烤至透明干爽。因而东莞腊肠风味独特,色彩鲜丽,并有爽脆、香醇、咸味均匀、美味可口等特征,成为广东腊肠中的上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说起东莞腊肠呈短而粗形状是什么原因,不能不提起关于东莞腊肠由来的故事:传闻以前有一个卖腊肠的矮子,由于他个子矮,上街叫卖的时候长长的腊肠会被拖在地上,沾上不少泥沙,不受客户欢迎。后来他便改变了自己制作腊肠的手法和工艺,将腊肠制得短又粗,他挑担上街,大家老远就看见那粗大的腊肠,并嗅到腊肠的特别香味,从此买卖兴隆,再不需要沿街叫卖了。

现在,“短小精悍”变成了东莞腊肠的代名词,甚至大家会用“东莞腊肠”来形容矮壮而精干的人,短而粗的东莞腊肠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东莞腊肠的独有形态,也是它一清二楚的产地标志。

东莞腊肠传承近千年的制作技艺,也是东莞腊肠的一大特点。东莞腊肠从选材开始就很讲究,一般使用猪后腿肉。而其用于调味的精心生晒的酱油和山西的汾酒,与两者的巧妙勾兑,是构成东莞腊肠独有些味道基因,也是东莞腊肠品牌久盛不衰的诀窍。

营养成分

蛋白质≥16%,脂肪≤45%,水分≤25%,氯化物(以 NaCl 计)≤6%,总糖(以葡萄糖计)≤18%,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50g/100g。

商品特征

瘦肉呈鲜红、玫瑰红、暗红色,肥肉呈乳白色,有光泽。肠身短且粗,结实有弹性,表面干爽不油腻。口味

咸甜适中,松弹,皮脆肉爽,具备浓郁的甜香和酒香,甘香醇厚。

历史民俗

100多年前,清末时期,有个敦厚老实的佳仔,做得一手好腊味,可他样子矮粗,老大不小也没说上媳妇,常常挑着扁担,挂着一串串腊肠走街串巷,街坊们都了解他的腊肠真材实料,就和别人一样。后来,有个聪慧的女子,看上了实在的佳仔,并嫁给了他,在老婆的改良下,佳仔的腊肠变得短而粗。 随后口碑相传,传承了百年,一直至今,收获了现在莞式腊肠的独特外形和韵味。

东莞腊肠的做法

东莞腊肠身长不到2~3厘米,仿佛一个椭圆形的小肉球。在制作上与普通腊肠有所不同,它是用当天加工出来的新鲜猪肠衣来制作腊肠衣,用8:2的瘦、肥肉切粒剁烂和匀,拌以白糖、食盐、特级生抽酱油和味精,入肠前还洒上正牌的山西汾酒,捆扎后,自然风干至适度,即放入火柜以文火烘烤至透明干爽。

获奖荣誉

被《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著名美食家沈宏非先生誉为“中国最好的腊肠”。

同时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4年2月5日,国家常识产权局发布通知(第566号),批准“东莞腊肠”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华特产网 » 东莞腊肠:https://www.zsoute.com/news/202503/24/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