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砚刻的基本介绍上海砚刻始于明代,以造型雅朴、刀法刚健着称。上海砚刻以已经过世的张景安(1905-1975,江苏无锡人)为代表,题材多取于蔬菜、瓜果等静物,也有少数鱼虫等图案,具备独特的地方特点。商品特征砚刻除将砚石刻成砚台外,还要在边上...

上海砚刻的基本介绍
上海砚刻始于明代,以造型雅朴、刀法刚健着称。上海砚刻以已经过世的张景安(1905-1975,江苏无锡人)为代表,题材多取于蔬菜、瓜果等静物,也有少数鱼虫等图案,具备独特的地方特点。
商品特征
砚刻除将砚石刻成砚台外,还要在边上进行精致雕刻,刻出瓜果、蔬菜、虫鱼之类,使整体砚台造型看上去高雅朴实,并因此而名为瓜砚、笋砚、九龟荷叶砚、海天入浴砚等。因为工艺师们在砖刻、石雕的基础上,又吸收金石雕刻等艺术的精华,使用深、浅雕相结合的办法,使作品富有立体感,故使形神自然、精工巧妙的刻砚,也成为一件具备上海民俗特点的工艺品。
历史民俗
砚刻艺术起来自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它是和中国字画同时进步起来的。砚刻需要有优质的砚石作材料。广东的端溪石、安徽的歙石、甘肃的洮石、湖南的紫石、江西的龙尾石、宁夏的贺兰石等,都是自古闻名的上乘砚石。艺大家就是借助这类特殊的石料,使用传统的砖刻、石雕手法,以石构图,因材施艺,雕刻出各种形状奇异、绚丽多姿的砚台。此种砚台既是实用品,又是可供大家赏析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