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金银花的基本介绍金银花,又名忍冬。“金银花”一名源于《本草纲目》,因为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营养成分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备清热解毒、...

道真金银花的基本介绍
金银花 ,又名忍冬。“金银花”一名源于《本草纲目》,因为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营养成分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备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效果,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肯定疗效。
历史民俗
《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备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效果,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
《本草纲目》中详细论述了金银花具备“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效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卫生部对金银花先后进行了化学剖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同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活性酶物质,具备抗衰老,防癌变,轻身健体的好效果。
金银花最早栽培记载见于宋代《苏沈内翰良方》,其中称:“可移根庭栏间,以备急。”很多地方县志也有记载,如清光绪二十二年《费县志》称:“花有黄白故名金银花,以前间有之,不过采以代茶,至嘉庆初,商旅贩往他处,……不数年山角水湄栽植几遍。”由此可知,金银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1984年国家里医药管理局将它确定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后来又被确定为药食兼用品种。金银花医用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大家祖先就开始用它防治疾病,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
做法
泡饮一般中档金银花茶,不强调观赏茶胚形态,可用洁白瓷器盖杯,冲泡100℃沸水后盖上杯盖,5分钟后闻香气,品茶 味。此类金银花茶香气芬芳,茶味醇正,三开有茶味,耐冲泡。泡饮中低档金银花茶,或金银花茶末,北方叫“高末“,一般使用白瓷茶壶,因壶中水多,保温较杯好,有益于充分泡出茶味。视茶壶大小和饮茶人数、口味浓淡,取适当茶叶入壶,用100℃初沸水冲入壶中,加壶盖,待5分钟,即可酌入茶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