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婺源有一种颇有特点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只造型优美,最重要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起名字。桥长140米,桥面宽3...
景点介绍
婺源有一种颇有特点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只造型优美,最重要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 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座桥取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起名字。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叫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彩虹桥最大的特征:设计很科学,其1、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丰锐,后面平整,流线形,起到分解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正是因为科学的设计,古桥能保存至今,历史上曾记载,最大水位接近桥面,当时洪水汹涌,倘若墩头是平面的,桥早已被洪水冲毁。其2、桥墩之间距离不等。墩距的最大跨度为十二米八,最小的为九米八,相差三米。这种设计,是依据汛期洪水的走向确定的。主流量经过的地方墩距较大,有益于行洪,桥墩遭到的冲击也小;水流平缓的地方,墩距较小,遭到洪水的冲击力相对小些。 其3、条石之间砌法讲究。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块,缝隙小,结合的很结实。这是由于桥墩内部是用砂石填充的,一但条石出现缝隙,长年被洪水冲击,比较容易拉大口子,砂石被淘空,桥墩就会倒塌。要修复一个桥墩困难程度大,桥墩的最大水深有四至五米,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要清到岩基,将上百斤或成吨的石块砌好,困难程度非常大,就光排水一项,要用十多台农用水车,昼夜不停抽水,方能清到岩石砌条石。因此,当初的建造者,想把桥墩做好后,永远不再重修,做到一劳永逸。桥墩是整座古桥的最精美部分。桥面的木质部分,是从桥的延续性,长远性来设计考虑的。从经济、结实、耐用、便于修理的角度去做。粗看:结构简单,做工粗糙,榫头之间的缝隙大,长廊都不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对木匠的需要水平不高,是普通木匠所建。如此做,其优点在于桥坏了,用最低的价钱,随时能找到修理的木匠。象婺源富豪的房屋、祠堂,当年建造时十分气派,目前就是有财力,找到修理的能工巧匠都 是一件难事,只能伴随历史而消逝。但桥不可以如此,世代的子孙要行走。因此桥的建造者苦心积虑,使这座桥完整地留存至今。尽管是普通木匠所建,但体现的艺术风格是:古朴、厚重、历史的存积感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