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80元龙胜梯田介绍:龙胜县龙胜梯田群规模宏大,全部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是桂林旅游的一个要紧组成部分。龙胜梯田景区由A区和...
门票:
80元龙胜梯田介绍:
龙胜县龙胜梯田群规模宏大,全部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一层层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其规模磅礴壮观。是桂林旅游的一个要紧组成部分。
龙胜梯田景区由A区和B区组成,A区的居民以壮族为主,B区的居民以红瑶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是广西壮族服装、建筑维持最完整的区域之一,服装独特,壮寨的吊脚楼更是风情独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壮族民间舞蹈和保护完美的壮族服装,可听到优美的壮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拙朴风趣风格各异的俗铜激励、师公舞、打扁担舞让人耳目一新,除此之外,充满情趣的壮族民居旅馆,香纯味美的龙脊茶和龙脊辣椒,沁人心肺被誉为“东方魔水”的龙脊水酒。红瑶因妇女爱穿红色绣衣而得名,红瑶女子服装鲜艳漂亮,长发盘得像乌龙缠绕,红瑶的歌舞曼妙高雅,红瑶的礼俗古朴奇特,与壮族的礼俗相映成趣。
龙胜梯田的景色随季节的更替而变幻无穷。开春之际,灌满水的层层梯田映衬着天光,好似根根银带相叠;夏日骄阳似火,绿油油的禾苗伴随微风翻卷着道道绿波;金秋流光溢彩,漫山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峰又似座座金塔;隆冬,银装素裹,把梯田和山寨都嵌入了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里。在错落有致的梯田间、在蜿延曲折的山路上、在炊烟袅袅的山寨里,偶见瑶女壮妹身背竹篓,款款而行;在流泉飞瀑下,溪水潺潺中,时有红瑶妇女洗梳长发,玩水嬉戏,不时飘来几缕悠扬纯朴的山歌声,让人陶醉其间。
历史
龙胜梯田开造始于元代,数百年来,历尽沧桑。居住龙胜梯田在这里的壮族、瑶族人民,祖祖辈辈,筑埂开田,向高山要粮。从水流湍急的溪谷到云雾缭绕的峰峦,从森林边缘到悬崖峭壁,但凡能开垦地方,都开凿了梯田。历程了几百年、多少代人的努力,使龙胜梯田日臻完美,形成了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壮观秀丽景观。因为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因此这类梯田大者不过一亩,小者仅能插下两三行禾苗。
传闻
在这梯田的海洋里,龙胜梯田最大的田不过一亩,大部分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的“带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块田”的碎田块。
据了解当地曾有一个苛刻的地主交代农夫说,必须要耕完206块田才能收工,可农夫工作了一整天,数来数去只有205块,无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筹备回家,竟惊喜地发现,最后一块田就盖在蓑衣下面!
没办法想象,800多年以前,第一批到达龙脊的壮民和瑶民面对横亘在面前的深山,是怎么样咬紧牙关,依赖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开垦出第一块梯田的。
稻米的魅惑实在是太大了,或许未加考虑,他们的子孙便接过父兄手里的锄头,日复1日,年复一年。他们最心认可足的事,是否就在耄耋之年和重孙玩耍时,又听到孙子传来的又开垦出一块新田的好消息呢?
元代到清初,整整650年。当初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没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
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为耕。只有生命,才能创造这样辉煌的奇迹。我和妈妈心中被遗忘很长时间的幸福和感动,悠悠如浪花般扩散开去。首次,为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深感骄傲。